鼻塞流鼻血以為是鼻炎、鼻竇炎? 鼻咽癌早期病徵不易察覺!

鼻塞流鼻血以為是鼻炎、鼻竇炎? 鼻咽癌早期病徵不易察覺!

鼻咽癌由於流行於華南一帶,故又稱『廣東瘤』,是香港常見的癌症之一。本港每年有鼻咽癌新症約900宗,50至60歲為發病高峰年齡,且男性發生率約為女性的3.2倍之多。由於空氣問題,香港人常見鼻炎、鼻竇炎等呼吸道慢性病,由於症狀與早期的鼻咽癌相似,令鼻咽癌容易被忽略。

於2016年,鼻咽癌於本港最常見的男性和女性癌症中 ,分別排行第6位及第16位。

鼻咽位於頭部中央,鼻孔與吊鐘上方之間,前為鼻腔鼻竇,下通口腔。鼻咽癌是發生於鼻咽腔部位的惡性腫瘤。鼻咽癌是本港最常見的頭頸部癌症。

鼻咽癌成因:

至今尚未有證據指個別物質可直接引發鼻咽癌,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鼻咽癌是由遺傳及環境因素相互影響而產生。

鼻咽癌4大成因:

鼻咽癌的主要成因包括:

  • 某些飲食習慣或食品(如大量進食鹹魚及煙薰食品)
  • EB病毒感染
  • 吸煙
  • 遺傳因素

其中,「環境因素」一項值得關注,因為中國人鼻咽癌的發生率高踞世界第一,而華南一帶及香港發病相對更高,這估計與他們嗜吃鹹魚、醃菜等含致癌物質亞硝胺的醃製食物有關(亦曾有動物實驗亦證實鹹魚能誘發鼻部癌病)。另外,EB(Epstein-Barr Virus)病毒感染與鼻咽癌關聯度極高,大部分患者的鼻咽癌細胞內都可發現EB病毒的DNA。不過,至於EB 病毒如何結合其他風險因素而誘發癌症,則仍有待研究。

鼻咽癌的徵狀:

鼻咽相當隱瞞,位於鼻腔盡頭,喉嚨上端,自己也無法看到。普通科醫生若無特別的儀器,亦不能清楚檢查到這個地方。因此,早期鼻咽癌不易察覺,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出現,但隨著腫瘤的增大並擴散到周圍組織時,就會出現下列徵狀:

若出現以下症狀者,最好尋求專科醫生協助並做詳細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1. 頸部腫塊

2. 單側聽力障礙或耳鳴

3. 痰或鼻涕中帶血

4. 單側鼻塞或鼻涕增多

5. 頭痛和臉麻

6. 遠看東西糢糊

​及早治療治癒率高

另外,由於空氣問題,不少人都常患鼻炎、鼻竇炎等呼吸道慢性病。由於症狀與早期的鼻咽癌相似,令鼻咽癌容易被忽略。有人看了幾個月的醫生,還以為是鼻炎。直到頸部的淋巴結發脹,才懷疑是癌。但此時癌症已開始轉移,估計有一半患者此時才初次求醫。

慣常進食大量用鹽醃製的魚與肉類,可能會大大提高患上鼻咽癌的機會;如在幼年時期經常進食此類食物,則風險更高。因此,均衡飲食是減低患癌風險的最重要方法。請嘗試以鮮魚和瘦肉代替用鹽醃製的食品,並增加進食以植物類為主的食物,例如全麥穀類、大豆產品及其他豆類。許多水果與蔬菜均含有稱為抗氧化劑的物質, 此物質可幫助預防癌症,因此,每天應最少進食五份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

​預防檢勝於治療
如有家族病歷等高危人士,應該定期進行檢查。男士由於較易患上鼻咽癌,應該在三十多至四十歲開始作定期檢查。檢查是否患有鼻咽癌,需進行不同方法檢測:

1. 篩選檢查:以最便宜及不需要專人的方法,為病人檢查鼻咽癌風險,最常見的篩選檢查方法是驗血。
 a. 壞處:有機會出現假陽性、假陰性結果。
  i. 假陽性:由於血液指數上升,令病人被誤以為患有鼻咽癌。
  ii. 假陰性:血液及DNA均檢測不到患上鼻咽癌,便誤以為沒有患病。
所以,血液檢查只能作指標性作用,需要抽取鼻咽細胞作進一步確實檢驗。

2. 掃瞄鏡:透過使用磁力共震掃瞄,清晰檢驗鼻咽。不過,仍有機會未能偵測癌細胞,或出現假陽性結果。

3. 內窺鏡:透過局部麻醉,將幼管插入鼻孔,可見到鼻咽表面組織,亦可抽取組織作化驗。

確診及治療:
鼻咽癌一共分4期,以第一期最輕微。愈早發現鼻咽癌,治癒機會愈高:

第一期:
癌細胞狀況:仍處於鼻咽、未擴散。
病癥:有機會出現耳鳴、鼻水有血絲癥狀。
治療:只要接受放射性治療,即電療,治癒機會高達百分之八十至九十。隨著科技進步,現時更會使用有強度調控電療,減低對病人的副作用。

第二期:
癌細胞狀況:已擴散,最普遍走到頸淋巴。
病癥:頸部出現硬塊。
治療:電療及化療,治癒率高達百分之八十。
後遺症:進行治療後的病人,有機會出現以下問題:
1. 聽力受損:聽覺血管及神經有機會萎縮,於5至10年後患上神經性失聰。
2. 耳咽管積水或耳鳴。
3. 外耳道發炎或骨枯:由於治療後血管未能復原,影響血液循環。另外,如果病人外耳道受損,有機會引致發炎、甚至骨枯。
4. 鼻腔易乾燥、發炎、甚至影響嗅覺神經。
5. 影響腮腺功能:影響味覺,未能感覺食物味道。
6. 頸部不適

治療方法:

放射療法 (Radiotherapy)
放射治療(俗稱電療)用高能量射線來殺死癌細胞,是鼻咽癌主要的療法。單獨使用、與化學療法兼用均可。但輻射要對準癌腫,儘量避免傷及正常的細胞。

放射治療分體外和體內兩種。體外電療用大型儀器發出射線,對準腫瘤照射,通常只需幾十分鐘。體內電療則將放射性幼針或導線植入癌腫部位,讓高劑量射線連續幾天近距離攻擊癌腫。

副作用:

  • 口腔疼痛
  • 味覺轉變
  • 口乾
  • 皮膚紅腫
  • 頭髮脫落
  • 疲倦
  • 嘔心(反胃)

化學治療(Chemotherapy)
用藥物來擾亂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令癌腫無法增長,自然死亡。與電療的分別是:放療針對特定部位,而化療藥物透過血管運行全身,不放過身體任何部位的癌細胞。
化療分靜脈注射(IV)和口服兩大類,以前者較為普遍。每個療程通常為期數天。療程間休息幾個星期,讓身體從副作用中復原。療程的長短視乎癌腫的性質和患者對藥物的反應。

副作用:

  • 疲倦
  • 噁心
  • 嘔吐
  • 腹瀉
  • 口腔潰爛和疼痛
  • 頭髮脫落

外科手術
萬一電療不見效,可能要動手術切除鼻咽的腫瘤和受影響的頸部淋巴結。然後再用化療來捕捉漏網的癌細胞。

副作用:鼻咽位於頭部深處,而頭部是人身的要害。鼻咽手術有時候會波及附近的神經,形成耳痺、牙關硬化、口腔疼痛乾燥、頸硬等。

​最新T細胞免疫療法

T細胞免疫療法指由患者身上抽取血液樣本,培育血液中的白血球淋巴細胞,刺激這些T細胞辨認EB病毒感染的癌細胞,然後,再將已強化的免疫細胞注射回患者體內,T細胞便會辨認出受EB病毒感染的癌細胞,繼而將之消滅。

研究方法:

此項一期臨床研究在2008-2016年於香港瑪麗醫院和澳洲布里斯班的雅麗珊郡主醫院分兩組進行。第一組的臨床研究對象是對化療和放射性治療等標準治療無效的晚期鼻咽癌患者,研究目的是測試新療法的安全性。第二組的臨床研究對象為高危復發的鼻咽癌患者,患者先接受標準治療後,再接受T細胞免疫療法,以減低癌症復發機會。

結果

第一組共有20名晚期鼻咽癌患者參與,這些患者均病情嚴重,癌細胞已擴散至其他部位,並對化療和放射性治療等標準治療無效。但接受T細胞免疫療法後,六成參與臨床研究的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平均壽命延長15.7個月。

現時T細胞免疫療法一般只用作治療晚期癌症患者,但第二組參與臨床研究的9名鼻咽癌患者以T細胞免疫療法作為預防治療。患者接受標準治療殺死癌細胞後,根據過往的臨床經驗,他們均屬於高危復發的一群。9名鼻咽癌患者中,共有6名患者經過六年的臨床研究後,癌症無復發跡象。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臨床教授鄺麗雲教授表示:「透過T細胞免疫療法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新療法可能延長鼻咽癌患者的壽命。

雖然我們需要繼續進行臨床研究以作結論,但從第二組病人的臨床研究結果中,我們相信T細胞免疫療法可推遲癌症患者再復發的機會。」

鄺教授指:「鼻咽癌在香港的發病率較其他地區為高,港大和澳洲昆士蘭醫學研究院現正進行第二期臨床研究計劃,將T細胞免疫療法應用於接受放射治療後初次復發的患者。港大計劃引進技術,並在香港設立免疫細胞實驗室,期望可將新療法應用於更多的鼻咽癌患者身上,令更多患者受惠。」

如需更多詳細信息,請致電 +852 52336642/ 電郵至 enquiry@hkmcgroup.com 或填寫以下表格:

    如需更多詳細信息,請致電 +852 52336642/ 電郵至 enquiry@hkmcgroup.com 或填寫以上表格.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