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瘜肉】古天樂接受腸瘜肉切除 每年都會做兩次身體檢查

【大腸瘜肉】古天樂接受腸瘜肉切除 每年都會做兩次身體檢查

日前,古天樂出席一保險公司發布會時透露曾多次因工受傷,例如試過拍戲時被劍扑爆眼,搞到眼部要縫針,亦試過傷及十字韌帶,坦言自己屬高危級別。他又表示因為工作日夜顛倒,作息和飲食時間不穩定,做身體檢查時曾發現大腸有瘜肉,要做手術切除,幸好化驗後沒大礙。其實不少男女藝人都為拍劇博到盡,除了心理問題,還會捱到身體五勞七傷,甚至有人曾經染上頑疾。

直腸癌又稱大腸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死亡率高踞癌症第二位。患者一般以男性為主,發病年齡60歲左右,在近年有年輕化趨勢。鼓勵市民在50歲起進行檢查,減低患癌風險。

大腸息肉症狀

大腸息肉(colon polyp) 是生長在大腸壁上的一團細胞,大部份是不會損害健康的,但有些卻會轉變成為大腸癌,若不及早發現及接受適當的治療是會致命的。

很多時,大腸息肉是沒有症狀的,只是醫生在因某些原因檢查大腸時發現的,但有時患有大腸息肉的人會有以下的症狀:

( 一) 大便出血:糞便中帶血或無糞便而只排出血液,這可能是大腸息肉、大腸癌或其他疾病(例如痔瘡、肛裂等) 的症狀。

( 二) 糞便顏色的變化:大腸內出血可出現為糞便有血絲或呈黑色,不過,糞便顏色的改變可能是因其他情況引起的,例如食物、藥物或營養補充劑等。

( 三) 排便習慣的改變:例如持續便祕或腹瀉,不過,很多其他病因也可導致排便習慣改變。

( 四) 腹痛:大的大腸息肉可能會局部阻塞腸道而導致痙攣性腹痛。

( 五) 缺鐵性貧血:大腸息肉引起的內出血可能份量不多及速度很慢,很多時是看不出糞便帶血,但慢性出血會導致缺鐵性貧血,令人感覺容易疲倦及氣促等。

大腸息肉的成因
正常的細胞是會在有秩序的情況下生長和分裂,但基因突變(gene mutation) 會令某些細胞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繼續分裂;在大腸,這個不受控制的細胞生長和分裂會導致大腸息肉的形成,息肉可在整條大腸的任何部位生長。大腸息肉大致可分為兩類:

( 一) 非腫瘤性息肉(non-neoplastic polyp):又可細分為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發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s) 和錯構性息肉(hamartomatous polyps) 等,是不會轉變成為大腸癌的。不過,其中發炎性息肉可見於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又稱克羅恩病) 和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雖然發炎性息肉本身不會對健康構成威脅,但患上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 二) 腫瘤性息肉(neoplastic polyp):取決於大小及位置,有些腫瘤性大腸息肉可能轉變成為大腸癌,大致上,越大的息肉轉變成為大腸癌的風險就越大。

多個高風險因素會增加患上大腸息肉及大腸癌的風險,包括:

( 一) 年齡:大部份患有大腸息肉的人都是年過五十歲的。

( 二) 發炎性腸病:例如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

( 三) 家庭病史:有直系親屬( 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或兒女) 患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會增加個人患上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的風險,越多家人患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風險就越大,這並不一定是遺傳的,可能是環境因素引起的。不過,有些人遺傳了會導致息肉的基因突變,大大增加患上大腸息肉、甚至大腸癌的風險,他們需要定時接受檢查,及早發現大腸息肉或大腸癌和接受適當的治療。遺傳性息肉疾病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簡稱FAP);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簡稱HNPCC,又稱林奇綜合症、Lynch syndrome);加德納綜合症(Gardner’s syndrome);珀茨-杰格斯綜合症(Peutz-Jeghers syndrome) 等。

( 四) 抽煙。
( 五) 喝酒。
( 五) 肥胖和缺少運動。
( 六) 未受控制的糖尿病。

大腸鏡檢查是金標準

大腸癌新增個案每年大約有5,000宗,死亡人數超過2,000人。大腸癌成因與吸煙、進食紅肉及肥胖有關,病徵包括腹痛、大便帶血、體重下降、便秘及腹瀉等。演變過程大部分由瘜肉開始,從正常細胞轉變成癌細胞平均需時10至15年,因此可透過篩檢防止瘜肉演化為癌症。無病徵的病人可在50歲起開始接受檢查,有病徵或有家族病史的病人則需要在40歲起檢查。另外,進食高纖食物會有助減低患上大腸癌的機會。

普羅大眾普遍先接受大便隱血測試, 結果呈陽性才會再進行大腸鏡檢查。可是大便隱血測試費用便宜但準確度低,容易延誤治療, 因此普遍以大腸鏡檢查作為診斷大腸癌及大腸瘜肉的金標準。病人需在檢查前七日停止服用中藥及薄血藥,檢查前兩日停止進食高纖食物,隨後服用藥水排清糞便。檢查期間會利用大腸鏡從肛門到盲腸進行檢查,當發現有瘜肉會一併切除,若瘜肉體積較大及不正常,會抽瘜肉的組織檢驗是否癌細胞。整個檢查需時15至30分鐘,過程無痛及出現併發症機會較低。

大腸癌手術治療

若不幸患上大腸癌,早期病人可接受根治切除手術,切除相關腸道及附近淋巴。醫生指出,在肛門對內30公分內出現惡性瘜肉,屬於直腸癌。由於位處盆腔下,若屬後期的大腸癌,附近的組織例如神經線、淋巴、膀胱、女性的子宮、男性的前列腺都有可能受到影響,醫生會以大腸鏡、超聲波、3D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正電子掃描等方法識別癌症期數,再按照情況作出適合的治療。假若惡性瘜肉位處肛門口對內兩公分,病人需要接受會陰直腸切除術,術後無法保留肛門功能。雖然要以長期造口替代,但不會對生活構成嚴重問題。此外,後期大腸癌患者可在術前接受綜合化療及電療,有助減低病情及提升保留肛門功能的機會。

利用藥物作針對治療

隨著醫學技術不斷進步,現今的診斷及治療變得更加精準,可減少治療次數及對正常組織的影響。藥物治療方面有化療、標靶藥及免疫治療等方法可以使用。化療主要針對生長迅速的細胞,而不管是否正常細胞;標靶藥會因應腫瘤特性作出抗衡;免疫治療則是回復受癌細胞影響的免疫功能,讓身體自行識別及消滅不正常細胞。

大腸癌分為四期,治療方法及目標各有不同。因應每期癌症的復發風險,醫生指出,第一期病人在術後不需進行輔助治療;第二期病人需視乎病理及發病前特徵,建議高風險復發病人進行六個月化療;第三期病人普遍會用兩種化療藥。有研究指出低復發風險病人大概需進行三個月化療,已可減少復發風險及副作用。

至於第四期病人,將之細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癌細胞只轉移至肝或肺部,可進行根治手術切除,或是轉移數量不多,可用化療及標靶藥將腫瘤縮小,再以手術或放射治療處理。第二類是癌細胞無法清除,因此會以腫瘤控制、生活質素維持及徵狀處理等目標作為治療的優次考慮。第三類是已影響重要組織器官,會以化療藥及標靶藥將腫瘤盡量縮小,以減低機能受損程度,達至穩定病情。

現時有兩類標靶藥治療大腸癌,包括用以抑制血管增生的貝伐株單抗(Bevacizumab),以及對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西妥昔單抗(Cetuximab)。醫生指出,西妥昔單抗只適合沒有NRAS及KRAS基因突變的病人使用,但只有一半病人沒有此類基因突變。除了一線標靶藥,亦有多種用於穩定病情的口服標靶藥,包括可針對耐藥性較強癌細胞的Regorafenib等等。另外,大腸癌病人當中,大約有5%適合進行免疫治療,其中,有MSI的病人有50%機會可控制病情,有HER 2的病人可用抗HER 2的標靶藥控制病情。還有,近兩年開始採用的液體活檢方法,以抽血方式檢查腫瘤特性再針對用藥,相信在未來五至十年有助制定個人化大腸癌治療。

如需更多詳細信息,請致電 +852 52336642/ 電郵至 enquiry@hkmcgroup.com 或填寫以下表格:

    如需更多詳細信息,請致電 +852 52336642/ 電郵至 enquiry@hkmcgroup.com 或填寫以上表格.

    Leave a Reply